發(fā)布時間:2018-05-16來源: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由該院廣州生物醫(y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設備”,歷時4年攻關終于完成研制。5月15日,該設備在廣州正式通過國家驗收,設備所有技術指標均達要求。
根據此前的專家組驗收意見,該設備為我國全自主知識產權,整機技術及識別核心算法的應用已達國際“并跑”,個別關鍵技術實現了“領跑”。設備的成功研制改善了我國高端生命科學儀器裝備幾乎依靠歐美進口的局面,展示了我國在細胞制備領域高端科研裝備的先進性。
所謂干細胞,是指具有自我復制功能及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在特定條件下能再生成人體的各種細胞、組織或器官,被醫(yī)學界稱為“萬能細胞”,在再生醫(yī)學、疾病模型、藥物篩選、精準醫(yī)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些年,干細胞研究興起了“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iPSC)新領域的發(fā)展,從而解決了干細胞作為種子細胞的來源問題。
不過,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及篩選過程均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完成,這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難以實現干細胞誘導流程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二是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通量低、安全性差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細胞在再生醫(yī)學研究領域中的普遍應用。因此,如何實現干細胞自動化規(guī)?;木|培養(yǎng)與擴增,是iPSC技術走向實際應用亟須突破的瓶頸。
全自動干細胞誘導培養(yǎng)設備是財政部“十二五”期間的國家重大裝備研發(fā)任務之一。中科院廣州生物院副院長潘光錦今天表示,該院項目團隊以原創(chuàng)新技術為核心,利用國際領先的iPSC技術、干細胞誘導分化技術等研究成果,結合自動化技術,歷時4年攻克了8項關鍵技術,最終研制出這臺設備。
?。ㄔd于《中國青年報》 2018-05-16 01版)
附件下載: